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服务 >> 天文科普 >> 正文

聊天宇宙| 农历是阴历吗?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什么?”

发布人:日期:2021-03-20浏览数:

《三字经》有言:
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四时即四季,众所周知,一年有四个季节,但在我国最早的古文字甲骨文(商代)中只用春和秋来表示季节。,因此商代一年只分为两季。古代历史书也常用「春」和「秋」来代表岁月的更替,如鲁国史《春秋》,记录中国神话传说的《山海经》,当时并不存在「四时」的说法,直到西周后期,季节才从春秋两季分化出了夏冬,成为《三字经》中的「 四时」,也就是「四季」。

那么,
阳历﹑公历﹑阴历﹑旧历﹑农历,
怎么区分?


历法分为阳历跟阴历,
但是!农历既不是阳历也不是阴历,它是第三种,

是“阴阳历”。


阳历,根据太阳的周期变化而制定的历法,以地球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年的月数和月的日数可人为规定,原名太阳历。

阴历,根据月亮的周期变化而制定的历法,以月球绕地球运转一周的时间为一个月,只有年的月数可以人为地规定;阴代表月亮。

农历,采用阴历的纪年法(以月球平均绕地球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月),但通过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又与地球平均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相等,以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为特征,循环纪年的一种方法。

所以,农历并不是阴历,而是阴阳合历


阳历是现行国际通用的纪年法,又称公历。地球公转太阳一周的时间为约365.24日,一般只算365天,而在第四年(闰年)闰一天(2月29日),以此来把多出的时间补满。

阴历是古人特有的纪年法,又称旧历。以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约29.53日)为一月计算(插入月相的文章)。一年的时间一般算12个月。因为在“日心说”提出以前,古人更加了解月亮,所以历法是以月亮的运行轨迹来计算。

农历,则是在阴历的纪年基础上,古人又发现完全按照月亮周期变化不能很好指导农事活动和气节变化。于是把太阳的周期变化对季节的影响结合起来,形成了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比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夏至﹑秋分﹑冬至等等,终于能如实反映季节的变化特征农历一方面满足了“每个月第一日是新月、第十五日是满月”的同时,也满足了“一年有365-366日”但是因为阴阳历虽然很好的将阴历与阳历结合起来了,但事情也变得复杂起来,一年要相差11天左右,为了协调它们,便采用闰月的方式,大概每3年就会有一个“闰月”即十九年闰七闰,而闰月也不是想闰几月就闰几月的,如2017出现“闰六月”2020年则是“闰四月”具体怎么闰呢?唐代废除了固定闰周,采用无中气月置闰的方式,因此大家可以去翻翻日历看看是不是这样。


而在阳历引进前,中国古代则有特有的历法——干支纪法。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两者按固定顺序互相组合,一个组合表示一年﹑月或日。以六十年(一甲子)为一个周期,循环纪年。直到现在,仍在广泛应用。(如去年是庚子年,今年则是辛丑年。1901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与今年相差整整60x2=120年)

而由于农历“阴阳历”过于复杂,不是很适合进行农事活动。所以古代劳动人民又发明了指导农业生产专用的补充历法——“二十四节气”。它表明了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最适合指导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与农历不同的是,它是纯粹的“阳历”,即完全依据地球公转所制定。

270366

再谈及开头所提到的《三字经》的“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

古人对时令变化的观察是很细致的。先开始是两季,后来确定了四季的标识和中间点——「春分」「秋分」 「冬至」 「夏至」 。到隋唐时期,又确定了标识四季开始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把它们连起来,「立春」「春分」「立夏」 「夏至」 「立秋」 「秋分」「立冬」 「冬至」,合称「八节」,把一年分成了八等份,而它们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八个。

而二十四节气,全都是跟四季,也就是四时的运行相关的。

二十四节气的每个节气相间十五天,每个月有两个节气,‘节’指一年中的一个节段,表示一段时间,而‘气’则指气候,概述了天数的变化。而古人根据每个阶段特有的气候或物候现象,在农事活动给它们起了名。‘节’与‘气’两个字合起来则指一年中某个阶段天气变化。(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第二个节气为中气(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节气),也就是唐代采用的无中气月置闰法,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如今,人们统称它们为节气,即二十四节气。而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赫赫有名,又被称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而当同为阳历的西历引进中国时,人们惊讶的发现,二十四节气和西历“居然”高度吻合。这便是为什么我们的春分永远是3月21日,冬至永远是12月22日了。

我们刚刚也提到了“七十二候”,比起“大红人”二十四节气,它则是鲜为人知的“过气明星”。

七十二候,其实也是我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历法补充。它是根据黄河流域的地理、气候、和自然界的一些景象,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每一候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如植物候应有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物候和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这看似很不错,但是由于其中也有错误:与科学事实不相符,如“鹰化为鸠、雀入水为蛤”等;与节气涵义不符的“处暑前三伏天出现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等。且由于候的时间单位较小(以5天为一候),气候的年际及地区差别很大,故难以广泛运用。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来到,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完成了一个循环。